十二时
十二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shí1.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2.犹言一昼夜,全天。 3.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更多
启明星
启明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qǐ míng xīng1.指日出以前,出现于东方天空的金星。
唏哩哗啦
唏哩哗啦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li/lǐ/lī huá/huā lá1.象声词。曹禺《日出》第四幕:"左面的屋子里面还在唏哩哗啦地打着牌。"浩然《艳阳天》第九三章:"后边又跟上一大串车马,唏哩哗啦,闯到大麦垛跟前。"亦以形容破败不堪的样子。
小迁
小迁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qiān1.古人认为日出于旸谷﹐至昆吾而日光正中﹐至西南方鸟次之山﹐则日光偏西﹐称"小迁"。
忘帝力
忘帝力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g dì lì1.相传帝尧时,一老者边击壤,边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用为歌颂太平的典故。
日母
日母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mǔ1.太阳。亦指东方日出之处。
曙暮辉
曙暮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ǔ mù huī1. 日出前和日落后短时间内太阳射出的光辉,这种光辉由云缝中或沿地平线的不规则空隙射出。
曣晛
曣晛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n xiàn1.指日出。 2.和熙貌。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 shì bǐ yà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父亲经商,1578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更多
虹蜺
虹蜺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 ní1.亦作"虹霓"。 2.即螮蝀。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也称正虹﹑雄虹;外环称蜺﹐也称副虹﹑雌虹或雌蜺。 3.旧时以虹蜺色彩艳丽﹐比喻人的才华藻绘;又以虹蜺为二气不正之交﹐象征淫奔﹑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