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zī zǒng é1.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具有工资性质的津贴的全部金额。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生产有关的各种经常性奖金以及根据法令规定的各种工资性质的津贴等。工资总额除按全部职工计算外,还要按各类人员分别计算。它是工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平均工资的依据。
底薪
底薪的同义词反义词
dǐ/de xīn1.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
津垫
津垫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diàn1.津贴。
津帖
津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tiè/tiě/tiē1.见"津贴"。
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ī sè shōu rù指职工获得的工资、津贴以外的经济收入,如稿酬、兼职收入、专利转让费等,有时也指一些透明度不高,不完全符合法规的收入(区别于‘白色收入、黑色收入’)。
白色收入
白色收入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sè shōu rù指按规定获得的工资、津贴等劳动报酬。具有公开性(区别于‘黑色收入、灰色收入’)。
盐规
盐规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guī1.旧时盐商按成例付给地方官府的津贴。
禄料
禄料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liào1.犹料钱。唐宋间官吏除岁禄﹑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多折钱发给。清代也沿用。
米贴
米贴的同义词反义词
mǐ tiē1.米价补贴。是一种生活津贴。
贴军户
贴军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ē jūn hù1.元明兵制。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