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乡纪程
饿乡纪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xiāng jì chéng又名《新俄国游记》。报告文学集。瞿秋白作于1922年。记述1920年10月作者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考察苏俄时的见闻和观感。前半部分叙述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后半部分记述从北京到莫斯科途中的风光、见闻,反映苏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生活的报告文学作品。
丫杈
丫杈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 chā/chà1. 用叉状的树枝做成的工具,常用来叉衣服至高处或摞草堆。2. 树桠,枝丫。如:丫杈树上,挂的是青红黄紫色丝衣。——《西游记》。
二郎神
二郎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láng/làng shén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中的人物。小说中二郎神姓杨,名戬,住在灌口。世传战国时秦蜀太守李冰次子曾奉父命在灌口斩蛟,为民除害,死后民间祀为二郎神,故事可能由此转化而来。《西游记》中,他奉玉帝命镇压孙悟空。《宝莲灯》中,他曾囚禁其妹华山三圣母。
千钧棒
千钧棒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jūn bàng1.也称"如意金箍棒"。 2.明吴承恩所撰长篇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吴承恩
吴承恩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chéng ēn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哪吒(né-)
哪吒(né-)的同义词反义词
nǎ/něi/né zhà/zhā (né-)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在《西游记》中,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年少,神通广大,曾与天兵天将一起大战孙悟空。在《封神演义》中,其年幼时于九湾河打死龙王太子敖丙。四海龙王向天帝告发,捉拿其父母时,他将骨肉还给父母,表示自己所为与父母无关。死后,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他脚踏风火轮,英勇善战。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屡建战功。
唐僧取经
唐僧取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sēng qǔ jīng1.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元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中国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大圣
大圣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hèng1.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 2.称帝王。 3.佛教称佛﹑菩萨。 4.谓极有神通。 5.指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奇览
奇览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jī lǎn1. 罕见的游览胜地。如:生平奇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小轿
小轿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jiào1.轻便轿子。《宋史.曹辅传》:"自政和后,帝多微行,乘小轿子。"《明史.舆服志一》:"东宫妃车,亦曰凤轿﹑小轿。"清制为四品以下官员所乘﹐由二人或三人交替肩抬的蓝帷轿子﹐以与高级官员所乘四人以上抬的大轿相对而言。亦称"小蓝呢轿子"。《老残游记》第二回:"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后多无呢帷﹐为一般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