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律
金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lǜ1.金代的法典。金熙宗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颁行《皇统制》﹐后经数次修订﹐迄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颁行《泰和律令敕条格式》﹐是金代最大的一部法典。全文已失传。 2.指黄金分割。谓各部分互成适当比例的规律。
大和国家
大和国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hé guó jiā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公元3世纪兴起于本州中部大和(今奈良)地区。5世纪统一日本。统治者初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实行部民制。后豪族专权,皇权衰落。645年大化改新后,确立天皇统治,日本进入封建时代,大和时代结束。大和国家与中国积极发展关系,中国文化陆续传入日本。
帝俄
帝俄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é1. 指沙俄,即沙皇统治的俄国。
开统
开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tǒng1.谓开创世代相继的皇统。
沙俄
沙俄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shà é1.指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ān shí kè1.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而刻的石碑。后二世于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李斯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明安国旧藏北宋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
石鼓文
石鼓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gǔ wén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体制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篆书
篆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àn shū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衰统
衰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āi/cuī tǒng1.衰微的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