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报

民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bào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刊,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主要撰稿人有胡汉民、汪精卫、陈天华、宋教仁、章炳麟等。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立宪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曾被日本政府查封。共出二十六期。另有《天讨》等增刊。

王国

王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guó①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国。当代的王国多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丹麦、荷兰、瑞典等王国。②借喻相对独立的一定的领域或范畴:自由王国|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

谘议局

谘议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zī yì jú1.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谭延(1880-1930)

谭延(1880-1930)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yán(1880-1930)湖南茶陵人。清末主张君主立宪,被推为湖南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时,杀害革命党人,篡夺湖南都督职位。后加入国民党,历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1927年后依附蒋介石,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五大臣出洋

五大臣出洋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à/dài/tài chén chū yáng1905年清政府准备以假立宪欺骗人民,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因绍英被革命党人吴樾炸伤,徐世昌已任他职,遂改派尚其亨、李盛铎接替。五大臣分两路前往日、英、法、美、德等国考察。次年回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dì lì yī bā sì bā nián gé mìng奥地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3月,维也纳人民起义,推翻梅特涅反动政府,奥地利皇帝被迫同意立宪;4月颁布帝国宪法,但未能满足人民要求。5月,维也纳人民再次起义,奥皇及皇室被迫逃离首都。同时,帝国境内的捷克、匈牙利也发生革命。10月,维也纳人民为抗议奥军镇压匈牙利革命,又举行起义。后因资产阶级妥协,封建势力反扑,11月革命被镇压。

帝国

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 guó①以皇帝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国,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占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帝国。

张謇(1853-1926)

张謇(1853-1926)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jiǎn (1853-1926)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从事实业,先后创办纱厂、垦牧和轮船公司等,又举办师范学校、博物苑等文化事业。参与发起立宪运动,任江苏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袁世凯政府农商总长。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回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后病逝。

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g qǐ chāo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起兵反袁。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焦达峰(1887-1911)

焦达峰(1887-1911)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dá fēng (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南浏阳人。参加同盟会,并参与组织共进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与陈作新率领湖南起义新军攻占长沙,被推为湖南军政府都督。后在立宪派策动的兵变中遇害。
1234 共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