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
咬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o chūn1.旧时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习俗,称为"咬春"。
四离四絶
四离四絶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lí sì jué1.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合称"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合称"四絶"。旧时星相术士以为忌日。
土牛
土牛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niú1.用泥土制的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后来,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 2.堆在堤坝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远看形似牛,故称。
始春
始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chūn1.立春日。
宜春
宜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chūn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2.指宜春宫。 3.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 4.指宜春院。
干色
干色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sè/shǎi1.犹犯颜。色,指对方的脸色。 2.谓追逐女色。 3.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农时以劝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属颜色配成干色。如太岁在甲子,甲属木,东方青色,青色为干色;又如日干为丙子,丙属火,南方赤色,赤色为干色。余类推。
开春
开春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chūn(~儿)春天开始;进入春天(一般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开了春,天气就暖和起来了。
彝历
彝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lì中国彝族地区所用的历法。有两种:(1)农历。是从汉族地区吸收来的。(2)十月历。阳历的一种。由彝族人民独立创建。1年为10个月,每月36天,另有5天作为过年日,全年共365天。每3年置一闰日,加在过年日中,闰年为366天。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日,每月恰好三个生肖周,对应整齐,方便记忆。岁首在立春前后。
彩燕
彩燕的同义词反义词
cǎi yàn1.旧俗﹐立春日剪彩绸为燕饰于头部。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探官茧
探官茧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n guān jiǎn1.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