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制
意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zhì1.制作;创制。2.做作。故意做出的某种表情、腔调。
新腔
新腔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qiāng1.指歌曲中新颖脱俗的腔调。 2.比喻符合时代潮流的话。
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tiáo/diào èr huáng1.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装腔做势
装腔做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腔:腔调;势:姿态。装出一种腔调,摆出一种姿态,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腔口
腔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kǒu1.调子﹐音调。 2.口音﹑腔调。
腔子
腔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g zǐ1.胸腹;躯体。 2.曲调;声调;语气。 3.犹言腔调架势。
调门
调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diào mén1.唱腔﹔曲调。 2.引申为腔调﹑口吻。 3.指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
音调
音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tiáo/diào1.发声说话﹑吟诵诗文时的腔调。 2.指乐曲的旋律。泛指乐声。
韵调
韵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 tiáo/diào1.气韵格调。 2.亦作"韵调"。音调。 3.引申为腔调。
京剧
京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jù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