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圣寺
保圣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shèng sì1.在江苏吴县甪直镇。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唐至清均修建。寺内天王殿为宋代遗物,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十八尊罗汉塑像,相传为唐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大火,现仅存九尊。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能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塑像之一。
倒喇
八旗兵
八旗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í bīng清代兵制。清初,以7500人为一军事单位,称旗,后每旗人数有增加。设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统一全国后,又分拱卫京师的京营八旗和分驻全国各要地的驻防八旗。至清朝灭亡废止。
兵部
兵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bù1.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魏置五兵尚书﹐至隋改兵部尚书﹐历代王朝皆沿用其制﹐至清末改为陆军部﹐后又增设海军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勋官
勋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ūn guān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千总
千总的同义词反义词
qiān zǒng1.官名。明初京军三大营置把总,嘉靖中增置千总,皆以功臣担任。以后职权日轻,至清为武职中的下级,位次于守备。
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wén cí lèi zuǎn总集名。清代姚鼐编。七十五卷,按文体分十三类,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七百七十四篇。所选作品以“唐宋八大家”为主,亦选录战国、秦汉及明清的作品。卷首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源流。是代表“桐城派”散文观点的选本。
台谏
台谏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jiàn1.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明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两者开始合流。至清雍正元年﹐又使之同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二为一。
司业
司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yè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 2.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清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3.指唐张籍。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四推
四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tuī1.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清胤祯(雍正)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