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1608-1661)
金圣叹(1608-1661)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shèng tàn (1608-1661)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好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评点后两种。曾在批改《水浒》时将其删为七十回本。
顾颉刚(1893-1980)
顾颉刚(1893-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gù jié gāng (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麻舒舒
麻舒舒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 shū shū1.见"麻苏苏"。
麻酥酥
麻酥酥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 sū sū1.见"麻苏苏"。
冯梦龙(1574-1646)
冯梦龙(1574-1646)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píng mèng lóng (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做过知县等官。编有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创作传奇《双雄记》、《万事足》等。
北郭十友
北郭十友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guō shí yǒu1.明高启﹑王行等十人,皆居吴(今江苏苏州市)北郭,有文名,时称"北郭十友"。
张僧繇
张僧繇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sēng yáo/yóu/zhòu南朝梁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右军将军、吴兴太守。善画佛道人物。亦画山水,创“没骨法”。其“画龙点睛”故事,后世传为美谈。艺术手法以“疏体”著称,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画论家常将他与唐代画家吴道子相提并论。
张凤翼(1527-1613)
张凤翼(1527-1613)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fèng yì (1527-1613)明代戏曲作家。字伯起,号灵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举人。作有传奇《红拂记》、《祝发记》、《窃符记》、《虎符记》、《灌园记》、《扊扅记》六种,合称《阳春六集》。另有《处实堂集》等。
徐云志(1901-1978)
徐云志(1901-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yún zhì (1901-1978)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沈周(1427-1509)
沈周(1427-1509)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ěn/chén zhōu (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事科举,以绘画作诗为业。擅画山水,中年后所绘大幅风格沉着浑厚。亦作细笔,人称“细沈”。兼工花鸟、人物。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工书善诗文。有《东庄图》等存世。著有《石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