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献
投献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 xiàn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推割
推割的同义词反义词
tuī gē1.宋代考查民户物力确定赋役之法。规定民户典卖产业,税赋与物力一并过户,名推割;又定三年一查定,名推排。
条鞭法
条鞭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tiāo biān fǎ1.即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清代因之。 2.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条鞭"。
正役
正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yì1.明代赋役制度之一。即里甲法。 2.旧时兵役制之一。民国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役期满,退伍服正役。正役为期六年,在乡应赴规定之演习,战时动员召集之。
科格
科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gé1.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
秦二世(前230-前207)
秦二世(前230-前207)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n èr shì (qián 230-qián 207)即“胡亥”。秦朝皇帝。秦始皇少子。始皇死后,被李斯、赵高拥立为帝。公元前210-前207年在位,其间继续建阿房宫、修驰道,赋役更为繁重。不久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后被赵高逼迫自杀。
蠲恤
蠲恤的同义词反义词
juān xù1.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蠲符
蠲符的同义词反义词
juān fú1.免除赋役的凭证。
貌阅
貌阅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o yuè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身丁
身丁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 dīng/zhēng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 2."身丁钱"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