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

云阳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yáng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梦泽中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 3.古县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4.古县名。故地即秦云阳邑。汉时......更多

五体

五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tǐ/tī/bèn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4.指四肢及头。

今字

今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zì1.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从汉隶一直到现在通行文字的统称。 2.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隶书。也称"今文"。

今文尚书

今文尚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wén shàng shū1.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今文经

今文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wén jīng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今隶

今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lì/dài1.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

伯夷

伯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í1.相传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颛顼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更多

佐书

佐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shū1.指隶书。王莽时所称"六书"之一。

佐隶

佐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lì/dài1.即隶书。

八体

八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tǐ1.八种书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唐张怀瓘《书断》。后以指书法。 2.指八种文体风格。
12345 共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