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诏
六诏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zhào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劫帅
劫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shuài1.盗贼的首领。
包工头
包工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gōng tóu1. 包工的首领。
十二月党人起义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yuè dǎng rén qǐ yì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后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协领
协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é lǐng1.清代武官名,位在副都统下,佐领上。 2.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领导人员名称,犹言副首领。
吴佩孚(1874-1939)
吴佩孚(1874-1939)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pèi fú (1874-1939)直系军阀首领。山东蓬莱人。曾任北洋军师长、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使。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造成二七惨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又联合张作霖,进攻冯玉祥部国民军。1926年在湖北被北伐军击垮。后病死。
吴王
吴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wáng1.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2.明太祖朱元璋初期建立政权时的称号。 3.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据有吴中,号吴王。 4.清乾隆间苗民起义军领袖吴八月的称号。
唃厮啰
唃厮啰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sī luō/luó/luo1.亦作"唃厮罗"。 2.藏语译音,意为"佛子"。原名斯南陵温。北宋青海东部藏族首领。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后,据有湟水流域及今甘肃﹑青海接邻地区,属民数十万。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加封保顺军节度使。
堂长
堂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cháng/zhǎng1.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2.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大帅
大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huài1.统军的主帅﹑主将。 2.清末督抚一般兼掌兵权﹐其属员以大帅称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以此称军阀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