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yì guān/guàn nán/nā dù1.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2.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陆秀夫(1236-1279)

陆秀夫(1236-127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liù xiù fū/fú (1236-1279)南宋大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初为名将李庭芝幕僚。后为礼部侍郎。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后,他退至温州,不久在福州拥赵昰为帝,继续抗元。赵昰死,又和张世杰等立赵昺为帝,自任左丞相,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坚持抵抗。厓山被攻破,他背负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

韩世忠(1089-1151)

韩世忠(1089-1151)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shì zhōng (1089-1151)南宋抗金名将。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行伍出身,御西夏有功。曾参加镇压方腊起义。后在河北力抗金军。1129年,金将兀术渡江南进。次年,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镇江,断绝兀术归路,在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相持四十八天,迫使金军退出江南。他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后被召至临安解除兵权。

飞头

飞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tóu/tou1.南宋时韩侂胄曾力主恢复中原。侂胄被诛﹐和议又起。嘉定元年,金人求函侂胄首,乃命临安府破侂胄棺,取其首送去。飞头即指此事,见《宋史.韩侂胄传》。

黄天荡之战

黄天荡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tiān dàng zhī zhàn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直达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高宗逃到海上避难。次年,宋将韩世忠率军于镇江截金军归路,韩夫人梁氏击鼓助战,使金军不得渡江,并围金兵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后金军凿渠出江,才得以渡江北逃。

凉观

凉观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g/liàng guān/guàn1.宋时临安楼观名。

岳飞(1103~1142)

岳飞(1103~1142)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fēi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北宋末年投军,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任下级军官。后随宗泽守开封。金将兀术率军渡江南进,他在江南坚持抵抗。金兵后撤时,他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1140年,金兀术又大举南进,他在郾城(今属河南)大败金军,但高宗、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命他退兵。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不久又被诬陷企图谋反,以“莫须有”罪名与子岳云......更多

张世杰(?-1279)

张世杰(?-127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shì jié (?-1279)南京抗元将领。范阳(今河北涿州)人。1275年,元兵南下,他率部保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收复浙西诸城。临安失守后,率军至福建,与文天祥、陆秀夫等立赵昰为帝,联合当地少数民族部队继续抵抗。兵败后率水师在广东沿海坚持抗元。赵昰死后,又立赵昺为帝,以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为根据地。后与元军在海上决战,兵败突围,遇台风船翻淹死。

张炎(1248-约1320)

张炎(1248-约132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yán (1248-yuē/yāo 1320)南宋词人。字叔夏,号玉田、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为名门之后,宋亡后浪迹江湖。善于写景咏物,注重技巧,讲究音律和辞藻。有词论专著《词源》和词集《山中白云词》。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