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1898-1975)
康生(1898-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g shēng (1898-1975)山东诸城大台乡(今属胶南)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审查委员,追随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1937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情报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以“抢救失足者”为名,采用逼供信手段,制造多起冤案。建国后,长期养病。“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共中央副主......更多
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1898-1974)的同义词反义词
péng dé huái (1898-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潭人。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3年毕业于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平江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先锋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北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更多
徐迟(1914-1996)
徐迟(1914-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chí (1914-1996)作家、翻译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武汉分会主席。著有诗集《最强音》、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等。译有《托尔斯泰传》等。
方纪(1919- )
方纪(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ng jì(1919- )作家。河北束鹿(今辛集)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曾在《解放日报》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著有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散文集《挥手之间》等。
曹靖华(1897.8.11~1987.9.8)
曹靖华(1897.8.11~1987.9.8)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jìng huá原名曹联亚。河南卢氏人。1919年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投身于五四运动。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1年年底回国,在北京大学旁听,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7年4月,重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任教。1933年10月回国,先后在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中国大学、......更多
李季(1922-1980)
李季(1922-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jì (1922-1980)诗人。河南批源(今唐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兰州分会主席,《诗刊》与《人民文学》主编。著有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短篇小说集《马兰集》等。有《李季文集》。
李维汉(1896-1984)
李维汉(1896-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wéi hàn (1896-198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长沙人。1918年与毛泽东等组织新民学会。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回国,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在八七会议上担任会议主席。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家民委......更多
林彪(1907-1971)
林彪(1907-1971)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biāo (1907-1971)军事家。原名育容,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更多
桑弧
桑弧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hú1."桑弧蓬矢"的略语。 2.以桑木作的弓。亦泛指坚弓利箭。 3.电影编导(1916- )。浙江宁波人。沪江大学新闻系肄业。1941年从影。1946年任文华影业公司编导,1953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导。曾任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因编导《梁山伯与祝英台》,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编导的《她俩和他俩》、《邮缘》获优秀影片奖。执导的《祝福》获国际奖。
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1893-1988)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g shù míng (1893-1988)学者。广西桂林人。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任研究部主任、院长。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提出东西文化比较观,将人类文化分为中、西、印三种类型,但又主张尊孔复古。著作还有《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