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jūn dì quán1.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庄奴
庄奴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g nú1.对佃户的蔑称。
庄户
庄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g hù1.佃户。亦指农民。
牛兵
牛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ú bīng1.佃户。
田客
田客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 kè1.雇农;佃户。 2.鼓子花的别名。
田脚
田脚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n jiǎo/jué1.方言。浙江绍兴一带佃户向田主取得的赁耕权称为"田脚"。
租限
租限的同义词反义词
zū xiàn1.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中国苏州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钱租
钱租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zū中国旧时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凭借土地的所有权向租种土地的佃户收取,佃户以钱币交纳,故称。在旧中国这种地租形式不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