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新西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xī lán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西南部。由北、南两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面积26.8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64.25万(1995年)。首都惠灵顿。山地占全境一半,多火山和地震。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世界肉类、羊毛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毗舍
毗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 shè/shě1.佛教语。梵文Ve?a的译音。又译作"吠舍"﹑"吠奢"。古印度四种姓之一。指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等级。 2.邻舍。
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ěr lán rén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班图人
班图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 tú rén也称“班图尼格罗人”。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约1.7亿人(1985年)。其中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九个。讲班图语系诸语言。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部分信伊斯兰教或基督教新教。多从事农牧业。
老羊皮
老羊皮的同义词反义词
lǎo yáng/xiáng pí1.毛粗皮厚的劣等羊皮。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农牧民多用以制衣﹐且不挂面子。
肯尼亚
肯尼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kěn ní yà东非国家。临印度洋。面积58.26万平方千米。人口2540万(1994年)。首都内罗毕。大部分为高原。赤道横贯中部,大多属热带高地气候。居民多从事农牧业,咖啡和茶叶是主要出口商品。旅游业为外汇重要来源之一。
西南夷
西南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nán/nā yí汉代时对居住在今云贵川西部、陕甘川毗邻地少数民族的总称。不同部落和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夜郎、靡莫、滇、邛都等族定居,从事农耕;巂、昆明等族分散游牧;徙、筰都、冉駹等族兼营农牧。与巴蜀商贾贸易往来频繁。
阿非利坎人
阿非利坎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fēi lì kǎn rén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约285万人(1985年)。讲南非荷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
加拉人
加拉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lā/lá rén自称“奥罗莫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之一。少数分布在肯尼亚等国。约1671万人(1983年)。讲加拉语。部分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有的仍保留万物有灵信仰。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牧业,少数在矿场和工场做工。
吠舍
吠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i shè/shě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农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阶层,他们承担税负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受压迫、被统治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