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时代

冰河时代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hé shí dài1.见"冰川期"。

冰湖

冰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hú1.结了冰的湖泊。 2.高山洼处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冻土地貌

冻土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tǔ dì mào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剥蚀作用

剥蚀作用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shí zuò yòng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ōu yù huán jìng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城市、工业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牧区、农牧交错区)、旅游区域环境(如西湖、桂林、庐山、黄山)等。

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lā/lá dān dōng xuě shān唐古拉山脉主峰。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在青海省西南部。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典型角峰。海拔662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长江源流沱沱河发源于其西南侧。

喀喇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 lǎ kūn lún shān mài世界著名高山。主干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边境。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四座8000米以上高峰。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脉。古代“丝绸之路”和中巴公路穿越山口。

地貌

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mào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pà mǐ ěr gāo yuán在亚洲中部,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两国。亚洲主要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于此,为世界著名山结。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寒。冰川广布,人烟稀少。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此。

慕士塔格山

慕士塔格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shì tǎ gé shān昆仑山脉高峰之一。在新疆西南部。海拔7546米。山顶平缓,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其中东可可希里冰川长21千米。
12345 共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