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

阖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lǘ1.即阖庐(?-前496)。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名光。吴王诸樊之子。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曾伐楚入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在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为越王勾践所败,重伤而死。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2.阖闾城的省称。

雌雄剑

雌雄剑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xióng jiàn1.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铸二剑﹐雄号干将﹐雌号莫邪。进雄剑于吴王而自藏雌剑。雌剑时悲鸣﹐忆其雄。见唐陆广微《吴地记》。亦泛指成对之剑。

鞶厉

鞶厉的同义词反义词
pán lì1.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

香径

香径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jìng亦作“香迳”。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魂压怒涛

魂压怒涛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n yā/yà nù tāo1.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伍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后因以"魂压怒涛"称颂子胥忠心赤胆,至死不渝。

黄葛

黄葛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gé/gě1.葛之一种。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 2.葛布。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披千金之暂暖﹐弃百结之长寒﹐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绫之重。"倪璠注引《吴越春秋》:"越王自吴还国﹐劳身苦心﹐悬胆于户﹐出入尝之。知吴王好服之被体﹐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作黄纱之布以献之。吴王乃增越之封﹐越国大悦。采葛之妇伤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何》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换葛纱》......更多

专诸

专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 zhū1.春秋时刺客。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人。伍子胥知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以自立﹐乃荐专诸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光伏甲士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公子光出其伏甲尽灭王僚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专诸﹐《左传》作"鱄设诸"﹐或作"剸诸"﹑"鱄诸"。

争桑

争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g sāng1.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 2.泛指相争,不礼让。

五茸

五茸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róng1.春秋时吴王的猎场。又称五茸城。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松江别名茸城,本此。

伍子胥(?-前484)

伍子胥(?-前484)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ǐ xū (?-qián 484)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名员。楚大夫伍奢子。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历经宋、郑等国出逃至吴。帮助阖闾夺取王位,改革图强,整顿军队,国势日盛。不久攻入楚都,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他力劝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夫差不听,并逐渐对他疏远,后赐剑命他自杀。
12345 共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