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1.指建康。即今南京市。南朝宋都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 2.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文帝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 3.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 4.指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唐和五代的唐﹑晋﹑汉都发祥于此,因谓之北京。 5.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更多

南内

南内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nèi/nà1.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大明宫(东内)之南,故名。 2.南宋皇帝居住的地方。 3.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

历下亭

历下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xià tíng1.亭名。一名客亭。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面山环湖,风景殊胜。约建于北魏年间。

唐明皇

唐明皇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míng huáng1.即唐玄宗。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称。多用于戏曲小说。

四始

四始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ǐ1.旧说《诗经》有四始,各家说法不一:(1)指"风"﹑"小雅"﹑"大雅"﹑"颂"。《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更多

太极宫

太极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jí gōng1.唐宫名。即隋大兴宫。唐武德元年改称。龙朔后﹐皇帝常居大明宫﹐或遇大礼大事﹐则居太极宫。以其在西﹐故曰西内。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北故宫城内。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大内》。

太液

太液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è1.古池名。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更多

扬州市

扬州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zhōu shì在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京杭运河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广陵。自古为淮盐总汇,商业发达,隋唐时十分繁盛,唐代诗人李白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句。1949年设市。人口48.3万(1995年)。特产酱菜、玉器、漆器、绒绢纸花等。名胜古迹有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等。

支郎

支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láng/làng1.称汉末﹑三国时僧人支谦。月支国人,于东汉末迁居吴地,从吴孙权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到孙亮建兴二年(公元253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除博通梵籍外,于世间技艺亦多所精究,时人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参阅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魏吴录》﹑宋道诚《释氏要览·称谓》。 2.指晋代高僧支遁。 3.泛称僧人。

文思院

文思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sī/sāi yuàn1.唐宫殿名。唐武宗好长生术﹐于大明宫筑望仙台﹐宣宗即位后罢。大中八年重加修葺﹐改称文思院。见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 2.宋官署名。属少府监﹐下设美术工艺作坊共四十二所。
12345 共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