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赋
子虚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xū fù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赋中假设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个寓言人物,前二人分别夸说诸侯国楚、齐的宫苑之壮丽,亡是公继而铺叙皇帝的游猎盛况(《文选》将前一部分题作《子虚赋》,后一部分题作《上林赋》)。全篇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
战蜗
战蜗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wō1.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见《庄子.则阳》。后以"战蜗"比喻在细小事情上的争夺。
支离疏
支离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lí shū1.亦省作"支离"。 2.《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
支离益
支离益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lí yì1.《庄子》寓言人物。朱泙漫从之学屠龙。
智叟
智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sǒu1.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似智巧而实际不然的人物。见《列子.汤问》。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jiān/jiàn wén xué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民歌、谣谚、说唱、谜语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不同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特征。
浑沌(hùn-)
浑沌(hùn-)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n dùn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2.模糊;不分明。 3.相传为尧舜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 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 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
混沌不分
混沌不分的同义词反义词
hùn dùn bù fēn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石虚中
石虚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xū zhōng1.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