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zhōu nóng y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干旱荒漠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垦宜农地,形成新绿洲。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普遍。

荒地

荒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huāng dì/de没有开垦或没有耕种的土地。

踏荒

踏荒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tā huāng1.实地察看灾情。 2.踏勘荒地,以便开垦。

辟地

辟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pì dì1.开拓疆土。 2.开垦土地。

辟田

辟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pì tián1.已开垦的田地。

辟除

辟除的同义词反义词
bì chú1.开辟。指打开通路。 2.特指开道。 3.谓开垦荒地。

进垦

进垦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kěn1.犹开垦。

处女地

处女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chù nǚ/rǔ dì/de1.未开垦的土地。

屯田制

屯田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tún tián zhì中国古代利用农民、士兵或商人开垦荒废土地,解决军粮、税粮的制度。始于西汉边塞屯田,三国时曹操实行较完备的屯田制度,收效极大,唐以后各代对屯田称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称屯田,明代屯田区域最广,清代时屯田渐成民田,军屯亦废。

板升

板升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shēng1.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12345 共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