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周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gōng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周公旦
周公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gōng dàn西周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为周公。先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并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商鞅(约前390-前338)
商鞅(约前390-前338)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yāng/yàng (yuē/yāo qián 390-qián 338)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寇莱公
寇莱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kòu lái gōng1.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景德元年契丹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王钦若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真宗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不久被王钦若排挤罢相。天禧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四年又被丁谓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
康有为(1858-1927)
康有为(1858-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g yǒu wéi/wèi (1858-1927)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南海人。光绪进士。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北京联合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要求拒和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后与梁启超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保国会,宣传变法。1898年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组织保皇会。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张居正(1525-1582)
张居正(1525-1582)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jú zhèng (1525-1582)明代政治家。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1567年入阁,后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前后主持国事十年,进行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田征银;裁汰冗员,减少支出;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武备;用潘季驯浚治黄河,均有成效。病死后被弹劾,尽夺官阶。改革措施逐渐被废。
成吉思汗(1162-1227)
成吉思汗(1162-1227)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jí sī hán (1162-1227)即“元太祖”。蒙古族军事家、政治家。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族。12世纪末13世纪初率本族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被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意为拥有四海的强大者),建立蒙古汗国。接着进行大规模扩张战争。曾两次攻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9年亲率二十万大军进行第一次西征,灭花剌子模,击败斡罗思和钦察联军,占领中亚大片土地,分......更多
李悝(前455-前395)
李悝(前455-前395)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kuī战国时期政治家。魏文侯任用他为相,主持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按能力和功劳大小选拔官吏;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时平价购买余粮,荒年时平价出售。变法后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还汇集当时各国的法律编成《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但已失传。
李斯(?-前208)
李斯(?-前208)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ī (?-qián 208)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杨尚昆(1907- )
杨尚昆(1907- )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shàng kūn (190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潼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参与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三军团政委。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后任西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