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师
无名之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míng zhī shī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执笔法
执笔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bǐ fǎ1.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两头纤纤
两头纤纤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tóu/tou xiān/qiàn xiān/qiàn1.杂体诗之一种。古乐府有无名氏诗,首句为"两头纤纤月初生",因以名篇。后人仿其体,遂沿为杂体诗之一。宋范成大有《两头纤纤二首》。
九龙池
九龙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lóng chí1.唐代长安池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赶九龙池赏杨家一捻红。"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若耶溪西施戏瓢,九龙池玉环斗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九龙池》:"九龙池接近昭陵,其北有粹泽亭为累朝驻跸之地。"故址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四川汶山县》:"巨人山在汶山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传是九龙池。"
小星
小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xīng1.小而无名的星。 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后因以"小星"为妾的代称。
廉石
廉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n shí/dàn1.相传汉末吴郡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少行装,舟轻难以渡海,因取巨石镇之。至吴,弃石于娄门之野。人称其廉,号"郁林石"。石留民间,至明时犹存。弘治中巡按御史樊祉使人移置察院之侧,作亭覆之。命名为"廉石"。清康熙间陈鹏年为苏州太守,修葺郡学,将石移至郡学内,为苏州古迹之一。参见"郁林石"。参阅唐无名氏《大唐传载》﹑明侯甸《西樵野记.郁林太守石》﹑清朱象贤《闻见偶录.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风。
拨镫法
拨镫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bō dēng fǎ1.书法用语。指作字运笔的方法。各家解说不同﹐大致可分三说:(1)唐林韫《拨镫序》:"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2)《说郛》卷二九引宋陈宾《桃源手听.书法》》"钱邓州若水尝言﹐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押﹑钩﹑格﹑枑﹐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更多
敦煌词
敦煌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duì huáng cí清末(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世称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五代词。约写于公元8-10世纪。多为无名氏的作品,包含部分民间创作,也有极少数可考知作者的文人词。是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王济癖
王济癖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jì/jǐ pǐ1.《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连干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后因谓熟习马性为"王济癖"。参阅宋无名氏《释常谈·王济之癖》。
白莲社
白莲社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lián shè1.东晋释慧远于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刘遗民﹑雷次宗等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称白莲社。见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 2.唐白居易仿慧远故事﹐在香山修净土的场所。白居易因以自号香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