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相

陶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o/yáo xiāng/xiàng1.指南朝梁陶弘景。弘景隐居茅山。梁武帝时﹐每有吉凶征讨之事﹐辄咨询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佛心天子

佛心天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xīn tiān zǐ1.指南朝梁武帝。因其笃信佛教,故称。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u/hòu jǐng zhī luàn南朝梁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是北魏大将,又先后归附东魏、西魏,公元547年降梁,次年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囚死梁武帝,立简文帝,并发兵四出攻掠,长江下游地区遭严重破坏。551年废简文帝,立萧栋为梁帝,后又废梁帝自立,国号汉。次年为梁军所破,败死。

北固楼

北固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gù lóu1.楼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晋蔡谟首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南朝梁萧正义乃广其路。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梁武帝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于是改楼曰"北顾楼"。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一·镇江府》。梁武帝有《登北顾楼》诗。

大壮舞

大壮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zhuàng wǔ1.南朝梁武舞名。

忏法

忏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àn fǎ1.佛教礼忏的仪制。始于南朝梁武帝萧衍为妃郗氏制《慈悲道场忏法》。自后有《水忏法》﹑《观音忏法》﹑《阿弥陀忏法》等。见《释氏通鉴》卷五。

掷锡

掷锡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xī1.南朝梁高僧宝志和白鹤道人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潜山山麓去。梁武帝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就给谁住。道人飞去一只鹤﹐宝志投去手中的锡杖。在鹤将至时﹐忽听到空中飞声﹐只见宝志的锡杖已经植立在山麓。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宝志》。后用以为典。

杖刑

杖刑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g xíng1.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参见"五刑"。

柯亭竹

柯亭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tíng zhú1.柯亭为椽之竹。汉蔡邕取以制笛。后借指美笛或比喻良才。南朝梁武帝《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江南弄

江南弄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nán/nā nòng/lòng1.乐府《清商曲》名。南朝梁天监十一年,梁武帝改《西曲》,制《江南弄》七曲,即《江南弄》﹑《龙笛曲》﹑《采莲曲》﹑《凤笙曲》﹑《采菱曲》﹑《游女曲》﹑《朝云曲》。皆轻艳绮靡。又南朝梁沈约作《赵瑟曲》﹑《秦筝曲》﹑《阳春曲》﹑《朝云曲》四曲,亦称《江南弄》。两者格调﹑字句全同,并同有转韵,说明《江南弄》一调已成定格。有人认为是唐﹑五代词的雏形。
12345 共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