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荫生
难荫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àn/nuó yìn shēng1.清制﹐因公殉职的文武官员﹐不论爵秩﹐例得有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谓之"难荫生"。
个儿钱
个儿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gè/gě ér/er qián1.清制﹐兑领南方八省漕米时﹐给付各仓经纪或仓役的钱。
优行生
优行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yōu xíng/háng shēng1.学行兼优的生员。清制,优行生由学政会同地方官选取。 2.泛指学行兼优的学生。
兵马司
兵马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bīng mǎ sī1.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明沿设五城兵马司。清制同。
养廉地
养廉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 lián dì/de1.清制,对官吏除发常俸外,另给恩俸名曰"养廉";或划给土地,以供收租,名曰"养廉地"。
养廉银
养廉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 lián yín1.清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文职始于雍正五年,武职始于乾隆四十年。
内仓
内仓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cāng1.清制,收储漕粮之所,除北京通州各仓外,另设内仓,由户部直辖,供应内府﹑祭祀和接待外藩属国来使所需的粮食,教习官役的廪粟,牧马的饲料等。
内大臣
内大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dà/dài/tài chén1.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2.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勘灾
勘灾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n zāi1.清制,地方发生灾情,由督抚委派官员勘定受灾程度,六成以上的为成灾,五成以下的为不成灾。然后结报督抚,限期奏闻。夏灾限六月报完,秋灾限九月报完。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 gǔ guān xiàng tái原名“观象台”、“瞻象台”。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观象台之一。在北京建国门南泡子河旁。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兴建。至今留有清制的八件仪象: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仪和玑衡抚辰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