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低

减低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 dī降低:~物价 ㄧ~速度。

卬贵

卬贵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g/áng guì1.昂贵。物价高。

博籴

博籴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dí1.宋代粮食政策之一。粮缺时,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绵﹑绫﹑绢等,到秋收后再用银﹑丝﹑绢等物兑换粮食,以平定物价。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献通考.市籴考》。

发贮

发贮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zhù1.犹废居。谓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犹今之囤积。发﹐通"废"。

名义工资

名义工资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yì gōng zī“实际工资”的对称。以货币数量表示的工资。在市场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愈高,换取的生活资料就愈多;反之就愈少。不能完全反映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回升

回升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shēng下降后又往上升:产量~ㄧ物价~ㄧ气温~。

回涨

回涨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zhǎng/zhàng(水位、物价等)下降后重新上涨。

回跌

回跌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diē(商品价格)上涨后又往下降:物价~。

国家定价

国家定价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jiā dìng jià由国家直接制定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中国,是相对于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价格形式,由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人民政府物价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权限制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商品都实行国家定价。随着价格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定价的范围只限于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收费。

均输

均输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shū1.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2.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3.明末的苛税之一。 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12345 共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