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之(1927- )
于是之(1927- )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shì zhī (1927- )演员。原籍天津,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任祖国剧团、北平艺术馆演员。建国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院长。主演话剧《龙须沟》、《茶馆》、《关汉卿》和电影《青春之歌》等。
史东山(1902-1955)
史东山(1902-1955)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ǐ dōng shān (1902-1955)电影导演。浙江杭州人。1922年从影。抗战期间在重庆参与创建中国电影制片厂。抗战胜利后回沪参与创建昆仑影业公司。建国后曾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影协常委。一生编导故事片20余部。主要有《保卫我们的土地》、《八千里路云和月》、《新儿女英雄传》等。著有《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
回顾展
回顾展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í gù zhǎn1. 为回顾过去而举办的展览会(指重演或重映优秀的戏曲、电影等)。
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sī kǎ jiǎng亦称“金像奖”、“学院奖”。1928年起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奖品为一尊双手紧握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的男性人体青铜塑像。设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奖。
李翰祥(1926-1997)
李翰祥(1926-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hàn xiáng (1926-1997)电影导演。辽宁锦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8年在香港从影。执导的《貂蝉》、《江山美人》、《后门》、《大军阀》,均获亚洲影展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施》、《缇萦》、《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均获金马奖;《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水华
水华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huá1.淡水水域中一些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过度密集而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会造成水质恶化,鱼类死亡。也叫藻花。 2.电影导演、编剧(1916- )。原名张毓番,湖北钟祥人。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法学院。1940年去延安,任鲁艺文工团团长。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的《白毛女》、《林家铺子》、《革命家庭》、《伤逝》等影片,曾在国内外获奖。
特技摄影
特技摄影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jì shè/niè yǐng电影制作中各种技巧摄影的总称。包括电影摄影中广泛使用的倒摄、停机再摄、逐格摄影、快速摄影、低速摄影、模型摄影、合成摄影等。
白沉(1922- )
白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chén (1922- )电影导演。原名田祖恒,安徽怀远人。上海持志学院附中肄业。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鲁艺工作团演员。1946年在香港从影,1952年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港英当局驱逐,回沪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因执导《大桥下面》和《秋天里的春天》,两次获文化部奖。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mù sī kē bù xiāng/xiàng xìn/shēn yǎn lèi苏联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切尔内赫编剧,缅绍夫导演,阿莲托娃主演。50年代末,十七岁的卡捷琳娜冒充教授的女儿,结识电视台摄像师拉奇柯夫。后拉奇柯夫发现她的真实身份,不顾她怀有身孕,与之决绝。十六年后,她成了联合工厂厂长,摆脱了拉奇柯夫的纠缠,与诚实的电工果沙结成伴侣。
邱岳峰(1922-1980)
邱岳峰(1922-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qiū yuè fēng (1922-1980)配音演员。福建福州人。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专科学校。当过话剧演员。1950年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先后为《伟大的公民》、《科伦上尉》、《悲惨世界》、《凡尔杜先生》等二百多部外国影片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