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

四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bù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最早以甲、乙、丙、丁四部著录图书,《隋书·经籍志》把甲、乙、丙、丁四部定名为经、史、子、集,确定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此后历代沿用。

土断

土断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duàn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孔三传

孔三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sān chuán/zhuàn北宋曲艺演员。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活动年代大致在熙宁至大观年间。将传奇、灵怪故事编成曲子说唱,是诸宫调的首创者。

学官

学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é guān1.学校的房舍。 2.指学校。 3.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授﹑学正﹑教谕等。又称教官。

宣光

宣光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guāng1.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称中兴之主。 2.西晋洛阳宫殿名。 3.借指京都的宫殿。

左思(约250-约305)

左思(约250-约305)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sī/sāi (yuē/yāo 250-yuē/yāo 305)西晋文学家。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官秘书郎。所著《三都赋》,有“洛阳纸贵”之誉。作品质朴刚健,被后人誉为“左思风力”。诗以抨击门阀制度的《咏史》八首最著名。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文赋

文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fù文论。西晋陆机作。形式为赋体,广泛论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众多问题,主要是论说创作上的利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旅人桥

旅人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rén qiáo1. 据记载,这座桥在洛阳附近,约建成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来塌毁了。

晋武帝(236-290)

晋武帝(236-290)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 wǔ dì (236-290)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檀郎

檀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 láng/làng西晋潘岳小字檀奴,貌美。后因以“檀郎”为女子对丈夫或所倾心的男子的美称:檀郎谢女|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12345 共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