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

毛公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gōng dǐng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铭文四百七十九个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赏臣下毛公厝的事情。是中国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现藏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tiáo/diào èr huáng1.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汝帖

汝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rǔ tiè/tiě/tiē1.法帖名。宋大观中,汝州守王寀采择潭﹑绛﹑泉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汝州望嵩楼中。明末兵乱,楼焚碑残。清顺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义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洛阳贴得汝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更多

浙江抗英战役

浙江抗英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jiāng kàng yīng zhàn yì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清西陵

清西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xī líng在河北省易县西梁各庄方蒙山下。清代帝王陵墓。因与东陵相对,故称西陵。共有帝陵四座,即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和光绪崇陵,还有后妃、王公、公主墓十四座。始建于173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陵

清陵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líng1.清代帝后的陵墓。依其分布状况可分四区。(1)永陵,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清太祖以前的肇﹑兴﹑景﹑显四陵。(2)清太祖福陵(俗称东陵)与太宗昭陵(俗称北陵),在今辽宁省沈阳市附近。(3)东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有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及太宗后昭西陵及诸后妃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4)西陵,在河北省易县,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更多

滇剧

滇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n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汉族居住区。是兼唱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以及杂调小曲的多声腔剧种。丝弦腔源于秦腔,襄阳腔源于汉剧,胡琴腔即二黄。三种声腔于清代中叶传入云南后,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和语音,约于道光年间形成滇剧。剧目有《闯宫》、《牛皋指旨》、《借亲配》等。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cuàn lóng yán bēi1.南朝宋碑。碑额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爨道庆撰文,赵次之﹑杜长子等于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记爨龙颜政绩。用笔多隶意,书法雄强茂美。清道光年间为阮元发现而建亭护之,并为之撰跋。今碑在云南省陆良县,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为世所重。

白钱

白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qián1.古钱币名。 2.清道光以后所铸铜钱﹐亦称"白钱"。 3.指不劳而获的钱财。 4.纸钱。丧祭用的明器之一。

石玉昆

石玉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yù kūn清代子弟书演员。道光、咸丰年间人。满族。演唱西城调子弟书,自弹三弦自唱。嗓音嘹亮,所唱曲调被称为“石韵”。小说《三侠五义》是在他说唱的《龙图公案》基础上改编而成。
12345 共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