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
质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zǐ一种粒子。用符号p表示。带正电,电量为1.60×10^-19库,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是氢原子核,也是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亏损
质量亏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liáng/liàng kuī sǔn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后,核的质量比核子结合前的质量和所减少的数值。这是因为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结合能。根据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亏损δm=[sx(]δec^2[sx)]。式中δe为放出的结合能,c为真空中的光速。
α粒子
α粒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α lì zǐ即:阿尔法粒子。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质量为氢原子的四倍,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带正电荷。穿透力不大,能伤害动物的皮肤。也叫“甲种粒子”。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sè fú lì zǐ sàn/sǎn shè/yè/yì shí yàn由卢瑟福等人所做的α粒子穿透金属薄膜后向各个方向散射的实验。之前汤姆生认为中性原子中的等量正负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薄膜,发现不同散射角度的粒子数目不一,经分析,他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原子
原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ǐ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ǐ bàn jìng从原子核到它的价电子间的距离。可分为共价半径、金属半径和范氏半径等。通常可看作两个同类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如氯分子中两个原子的核间距离为0.198nm,即氯的原子半径为0.099nm。
吴健雄(1912-1997)
吴健雄(1912-199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jiàn xióng (1912-1997)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1957年用实验证明在β衰变(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1963年又实验证实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对弱电统一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介子物理学》等。
幻数
幻数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àn shù/shǔ/shuò1. 整数8,20,28,50,82,126;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中子数为幻数时或两者均为幻数时,其稳定性和结合能均较平均值为大,且具有其它特性。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g shè/yè/yì xìng tóng/tòng wèi sù某元素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如自然界中的碳元素有碳12(^12_6c)、碳13(^13_6c)和碳14(^14_6c)等几种同位素,其中^12_6c和^13_6c是稳定同位素,^14_6c的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为放射性同位素。分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大类。后者占绝大多数。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核反应
核反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hú fǎn yīng/yìng带电粒子、中子或光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使核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新核,并放出一个或几个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