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993-1059)
胡瑗(993-1059)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yuàn (993-1059)北宋初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曾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讲学达二十年,创苏湖教学法。皇末召为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著作有《论语说》、《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
计偕
计偕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xié1.《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辰旒
辰旒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liú1.古代旌旗名。即太常旗。上画日﹑月﹑星,垂十二旒。
都寺
都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dōu sì1.太常寺的别称。 2.寺院中统管总务的执事僧。
太史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ǐ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宗官
宗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guān1.指掌礼﹑乐的职官,如三代的宗伯﹑汉代的太常等。
寺卿
寺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qīng1.九寺大卿的简称。汉称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的长官为九寺大卿,以后各朝名称略有不同。亦以泛指显宦。
寺监
寺监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jiān/jiàn1.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常臣
常臣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chén1.指太常。官名。
庙祀
庙祀的同义词反义词
miào sì1.即太祝。为汉代太常属官。 2.立庙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