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鹧鸪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 gū tiān①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黄莺儿

黄莺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yīng ér/er1.黄鹂。 2.词牌名。因北宋柳永所作"园林晴画谁为主"一首为咏黄莺而得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3.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商角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一名《金衣公子》。用作过曲,或用作小令,北曲用在套曲中。

鼓子曲

鼓子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zǐ qū/qǔ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唱曲牌﹑有大牌子﹑小牌子﹑套曲﹑板头曲等四类。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八角鼓等。以前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围桌坐唱,后来才上舞台演唱。

六幺令

六幺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yāo líng/lǐng/lìng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六幺》﹑《绿腰》。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其词为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北曲属黄钟宫者﹐字数与词牌或南曲都不同;属仙吕宫者﹐字数与词牌相同﹐句读略异;都用在套曲中。京剧亦有《六幺令》﹐系吹打曲牌﹐无唱词﹐多用于官员上朝﹑回府时。

刮地风

刮地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 dì/de fēng1.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属黄钟宫,北曲用之较多。一般用在黄钟套曲内。如昆剧《麒麟阁.三挡》中秦琼见贺方时所唱"这马儿一声声不住嘶"即是。 2.掠地大风。

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běi/bèi hé/gě tào将南曲和北曲组合在一个套曲里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混用在一个套曲中,如元杂剧只用北曲,南戏只用南曲。元代中叶以后,出现在同一宫调内南北曲交替使用、联成套曲的形式。南北合套是戏曲音乐的一个发展。

塞上曲

塞上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i/sài/sè shàng/shǎng qū/qǔ1.新乐府辞。由汉横吹曲辞演化而来。见《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出塞》。 2.琵琶套曲。清末李芳园根据华秋苹《琵琶谱》中的五首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加以发展组合而成。标题改为《宫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总名之为《塞上曲》,并托称王昭君所作。见《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太平令

太平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píng líng/lǐng/lìng1.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双调《沽美酒》曲牌之后。可用于双调套曲内﹐也可用作小令。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加变化﹐如昆剧《林冲夜奔》林冲行路时所唱﹐曲调雄壮﹐节奏急促﹐以唢呐或海笛伴唱。

新水令

新水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shuǐ líng/lǐng/lìng1.曲牌名。南北曲都属双调﹐北曲较常用﹐一般用作双调套曲的第一曲。

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zhāi lǐ qū/qǔ俗曲集。清代蒲松龄作。现存十四篇。包括鼓儿词、快曲和整套曲子。对当时现实多有讽刺。
12345 共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