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券
世券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quàn/xuàn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仪制
仪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zhì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2.仪态,形制。 3.官名。明清属礼部。
古钱
古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qián1.古时货币。泛指自先秦刀布以迄清代圆钱等。以其形制文字易代殊异,为研究历代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以此为研究对象者形成古钱学,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旧唐书·宪宗纪上》:"黄河岸塌处得古钱三千三百,其形小,方孔,三足。"宋梅尧臣有《饮刘原甫家原甫怀二古钱劝酒其一齐之大刀长五寸五其一王莽时金错刀长二寸半》诗。
容制
容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róng zhì1.样式;形制。
尺八
尺八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ǐ bā1.古管乐器名。竹制,竖吹,六孔,旁一孔蒙竹膜。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今仍流行于日本,形制稍异,仅五孔,前四后一。也称箫管﹑中管﹑竖篴。
布币
布币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bì1.陈列币帛。 2.古代仿照农具镈的形状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布,通"镈"。因镈形似铲,又叫"铲币"。按其形制与时代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是较早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上有装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春秋初期的周王朝及晋﹑卫﹑郑﹑宋等国。后来布首逐渐扁平,发展为平首布,其下部形状又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以及燕秦等国。新莽时曾一度仿制使用。
得壹元宝
得壹元宝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yī yuán bǎo1.古钱名。唐干元二年史思明据洛阳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得壹钱"﹑"得壹"。
执玉
执玉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yù1.手捧玉器。 2.谓持玉祭神。 3.执玉圭。古以不同形制之玉圭区别爵位,因以指称仕宦。
掸瓶
掸瓶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shàn píng1. 用来插掸子的瓶,形制高,颈小腹大。
杖制
杖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g zhì1.对刑杖大小﹑长短的规定。历代形制不一。《隋书·刑法志》:"杖皆用生荆,长六尺……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宋史·刑法志一》:"常行官杖如周显德五年制,长三尺五寸,大头阔不过二寸,厚及小头径不得过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