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垛场

堆垛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duī duǒ/duò cháng/chǎng1.又称垛场。宋代指储存商货的库场。寄存商货者,对官办堆垛场支付垛地官钱,民营堆垛场支付垛地户钱。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八》。

大仗

大仗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zhàng1.即黄麾大仗。古代殿庭最隆重的仪仗。用于正旦﹑冬至等大朝会。参阅《文献通考.王礼十三》﹑《续文献通考.王礼》十及十一。

太宰

太宰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zǎi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更多

宣徽院

宣徽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huī yuàn1.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后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宣慰司

宣慰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wèi sī1.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宣抚使

宣抚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fǔ shǐ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宫观(-guàn)

宫观(-guàn)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guàn1.供帝王游憩的宫馆:帝幸宫观。 2.祠庙。 3.道教的庙宇:走进宫观参观|太乙宫观|万寿宫观。 4.官名。宫观使的省称。宋宫观本为崇奉道教而设,大中祥符五年玉清昭应宫建成,始置宫观使,由前任宰相或现任宰相充任。此外还有提点﹑主管﹑判官﹑都监等官,皆为安排闲散官员而设,无实职。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寄禄格

寄禄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lù gé1.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更多

巡检

巡检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jiǎn1.巡视。 2.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于京师府界东西两路,各置都同巡检二人,京城四门巡检各一人。又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令节制。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清顾炎武《日知录.乡亭之职》。

左右翼

左右翼的同义词反义词
zuǒ yòu yì1.作战时在正面部队左﹑右两侧的部队。因其如鸟之两翼,故称。 2.清代分八旗兵为左右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为右翼。详《清文献通考.兵一》。 3.政党﹑社会力量中的左﹑右派。 4.指足球竞赛中前锋线上的左﹑右边锋。
12345 共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