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臭

声臭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chòu/xiù1.《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宋储泳《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馨"。声臭,为馨臭。

希微

希微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wēi1.《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 2.指名声和形迹。 3.微明;隐约不明。 4.谓平淡无奇。 5.稀疏微细。 6.指些微,很少。

平气

平气的同义词反义词
píng qì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尹知章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郭沫若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清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忽怳

忽怳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huǎng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更多

无象

无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xiàng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晻晻

晻晻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n yǎn1.黑暗貌;昏暗貌。 2.暗中,无形之中。 3.抑郁貌。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chuán guā zhōu诗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全文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洞洞

洞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òng dòng1.混合貌。 2.混沌无形貌。参见"洞洞灟灟"。 3.贯通貌。 4.象声词。

潜感

潜感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gǎn1.谓无形的感应。

潜构

潜构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gòu1.谓无形中造成。
12345 共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