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郎
修文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ū wén láng/làng1.传说晋苏韶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晋王隐《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刻汁
刻汁的同义词反义词
kè zhī1.据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载,浮提国献神通﹑善书二人,出肘间四寸金壶,内贮黑汁如淳漆,佐老子撰《道德经》,"昼夜精勤,形劳神倦。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谓人治学精勤刻苦。
匣剑
匣剑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 jiàn1.匣中的宝剑。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前蜀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参见"丰城剑"。(2)典出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梁启超《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匣里龙吟"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十三行
十三行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xíng/háng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更多
升平帖
升平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ēng píng tiè/tiě/tiē1.晋王羲之法帖名。此帖书于晋穆帝升平二年(公元358年),故名。《晋史》称"逸少书暮年方妙",此帖距其终才三载,故尤为名贵。
卧冰哭竹
卧冰哭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wò bīng kū zhú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哀蝉曲
哀蝉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āi chán qǔ1.曲名。相传汉武帝因思李夫人而作。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囊矢
囊矢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g/nāng shǐ1.《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后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后以"囊矢"为出征复仇的典实。
圣教序
圣教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jiào/jiāo xù1.唐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玄奘法师至印度取经﹐回长安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二二年﹐太宗作此序表彰其事。时高宗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高宗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咸亨三年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迹刻成﹐后附玄奘所译《心经》。碑在西安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
天壤王郎
天壤王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rǎng wáng láng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