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子弟

梨园子弟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 yuán zǐ dì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水仙子

水仙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xiān zǐ1.曲牌名。常见者有二,均为北曲。一属双调;另一属黄钟宫,又名《古水仙子》。 2.南宋时西湖游船上歌舞妓的通称。 3.蝌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蝌蚪》。

琼剧

琼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óng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海南和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曾名“海南戏”。清中叶以前,以正字戏、潮剧的曲调为基础,吸收海南岛民歌及歌舞八音发展而成。有中板、程途、苦叹板等五种板式。剧目有《红叶题诗》、《狗衔金钗》、《红色娘子军》等。

藏剧(zàng-)

藏剧(zàng-)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ng jù (zàng-)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拉萨和日喀则、昌都等地。14-15世纪僧人汤东结布用跳神仪式和民间歌舞创造藏剧募化造桥。17世纪,五世达赖罗桑嘉错组成职业剧团。旧时每年藏历7月雪顿节,各藏剧团须到拉萨支差。演出分“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的集体歌舞)三部分。以前人物大多戴面具,现已有面部化装。剧目有《文成公主》、《朗莎雯波》、《洛桑王子》等。

走唱

走唱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u chàng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表演时边说边唱边舞。如东北的二人转、四川的车灯、湖北的三榛鼓等。多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或曾受民间歌舞影响。

赵青(1936- )

赵青(1936- )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qīng (1936- )舞蹈家。山东肥城人。女。195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学员班学习。1956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历任中央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演员。曾主演舞剧《宝莲灯》、《小刀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跳月

跳月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ào/táo yuè1.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种风俗。于每年初春或暮春时,未婚的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聚集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相爱者,通过各种活动,即可结为夫妻。

郑律成(1918-1976)

郑律成(1918-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lǜ chéng (1918-1976)作曲家。原籍朝鲜。1933年来中国。曾在延安陕北公学及鲁艺音乐系学习。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艺声乐教员。1945年回朝鲜。1950年起定居中国,并加入中国籍。后任职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作有歌曲《延水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后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三百余首以及歌剧《望夫云》等。

醉舞狂歌

醉舞狂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ì wǔ kuáng gē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铃木春信(1725-1770)

铃木春信(1725-1770)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mù chūn xìn(1725-1770)日本浮世绘画家。致力于锦绘(即彩色木版画)创作,多描绘茶女、歌舞伎等。受中国明清拱花印法影响,拓印时压出浮雕式的印痕,别具风格,称为“春信式”。代表作有《座敷八景》、《夜雨美人图》、《雪中相合伞》等。
12345 共2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