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水资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uǐ zī yuán能得到天然降水补给的地面和地下淡水源。常以年为周期,以水量(米^3)进行计算。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万亿米^3,呈现东南沿海丰水,西北高原少水;夏秋季水多,冬春季水少的特点。合理调节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洧水
洧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wěi shuǐ1.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因蔡河为黄河所夺而改入贾鲁河。明时又名双洎河。 2.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延长县一带。此水中有石油成分,可以燃烧。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yáng xìng qì hòu近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的气候,全年和一天内的气温变化较小,空气湿润,降水量多,分布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n dài hǎi yáng xìng qì hòu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c以下,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左右。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南美洲智利南部等地。
漫灌
漫灌的同义词反义词
màn guàn1.任水顺坡漫流的一种粗放灌溉方式。有浇地不匀﹐消耗地力﹐浪费水量及抬高地下水位﹐易使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等破坏土壤结松的缺点。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shā/shà mò qì hòu又称“热带干旱气候”。一般分布在回归线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5°~25°之间。终年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温可达30°c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也在10°c以上。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南部的塔尔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rè dài yǔ/yù lín qì hòu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百泉
百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quán①在河北邢台市。有十五个泉群,水量大,水质好,是当地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水源。②在河南辉县市。泉水汇聚为巨池。经历代开凿成湖,面积为3.4万平方米。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有唐宋以来石刻碑铭。为河南著名风景区。
站位
站位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wèi1. 在船舶设计制造中用于计算(如排水量)的船舶首尾垂线之间的十条或十条以上的分划线。
辽河
辽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 hé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由源出内蒙古和河北的西辽河与源出吉林的东辽河在辽宁汇合而成,注入渤海的辽东湾。长1390多千米。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含沙量高。水量平时较少,但汛期暴雨集中,下游易酿成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