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ěr jí sī sī tǎn中亚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19.85万平方千米。人口454.68万(1995年)。首都比什凯克。境内多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采矿业和畜牧业为主。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tǎ jí kè sī tǎn中亚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14.31万平方千米。人口588万(1995年)。首都杜尚别。境内十分之九为山地,一半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以种植长绒棉为主。养羊业较重要。纺织、矿冶业较发达。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的同义词反义词
hā sà kè sī tǎn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土壤地带性
土壤地带性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rǎng dì dài xìng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夏绿林
夏绿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à lǜ lín又称“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类型。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分布在西欧、中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北美洲东部等地。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lǜ kuò yè luò yè kuò yè hùn jiāo lín出现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或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上界的森林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混合组成。
捷克
捷克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kè中欧内陆国。面积7.89万平方千米。人口1033.6万(1994年)。首都布拉格。地形以高地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国,机械制造业最重要。所产皮鞋和啤酒享誉世界。
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mā ěr duō wǎ/wà东欧内陆国。面积3.37万平方千米。人口435.4万(1993年)。首都基希讷乌。丘陵和河谷平原相间。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葡萄等果树种植和食品工业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日本
日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rì běn东亚岛国。在太平洋西侧,与中国隔东海相望。领土主要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个大岛组成。面积37.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527亿(1995年)。首都东京。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多火山、地震。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世界经济大国。工业高度发达,电子、汽车制造业尤为突出。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海洋渔业居世界前列。
智利
智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lì南美洲西南部国家。临太平洋。面积74.18万平方千米。人口1403万(1994年)。首都圣地亚哥。南北长达4330千米,宽仅64~400千米,为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在安第斯山脉西麓,多火山、地震。从北向南依次为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经济以矿业为主体。铜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世界重要渔业国和鱼粉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