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
刍狗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ú gǒu1.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刍狗﹐结刍为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同尘
同尘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chén1.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魏源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于万物无所异矣。" 2.比喻与万物一体。 3.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 4.同路;同行。 5.指混同;混杂其中。
外荒
外荒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huāng1.谓耽乐田猎。以使人精神迷乱,故称。语出《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孔传:"迷乱曰荒……禽,鸟兽。"孔颖达疏:"老子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好色好田,则精神迷乱。" 2.边境少数民族所居僻远之地。
大风歌
大风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ēng gē1.《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太上玄元皇帝
太上玄元皇帝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àng/shǎng xuán yuán huáng dì1.唐高宗追尊老子的称号。
孔德
孔德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ng dé1.大德﹑盛德。《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河上公注:"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汉焦赣《易林·坤之比》:"孔德如玉,出于幽谷。升高鼓翼,辉光照国。"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绳绳焉,熙熙焉,孔德之容,罔可测已。"一说,孔即"空","孔德"意谓以空为德。
孤愤
孤愤的同义词反义词
gū fèn1.韩非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安期生
安期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jī shēng1.亦称"安期"。亦称"安其生"。 2.仙人名。秦﹑汉间齐人,一说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帝﹑老子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皆置之阜乡亭而去,留书及赤玉舄一双为报。后始皇遣使入海求之,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一说,生平与蒯通友善,尝以策干项羽,未能用。后之方士﹑道家因谓其为居海上之神仙。事见《史记.乐毅列传》﹑汉刘向《列仙传》等。
希夷
希夷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yí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4.指道家﹑道士。
怳忽
怳忽的同义词反义词
huǎng hū1.亦作"怳惚"。亦作"怳歘"。亦作"怳曶"。 2.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忽。" 3.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 4.形容变化疾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