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698?-757?)
王昌龄(698?-75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chāng líng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后因世乱还乡,被杀。诗作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气势豪迈。长于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闺怨》等。有《王昌龄集》。
百色市
百色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sè sh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邻接云南省。1983年设市。人口30.7万(1995年)。为广西西部交通及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红七军政治部旧址)。
石门
石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mén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1)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碑林
碑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ēi lín石碑林立的地方,如陕西西安碑林。
苏武(?-前60)
苏武(?-前60)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wǔ (?-qián 60)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迦太基
迦太基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tài jī古代腓尼基人在北非今突尼斯一带建立的国家。公元前814年由来自推罗的移民创立。为西地中海的强国,势力远及科西嘉、撒丁岛、西西里岛西部及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相继与希腊人和罗马人争雄。经三次布匿战争,前146年被罗马人所灭。
阎立本(?-673)
阎立本(?-673)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lì běn (?-673)唐代画家。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工部尚书、中书令。谥文贞。继承家学,工人物写真,长于刻画性格,设色古雅沉着,线条刚劲有力。亦擅车马、台阁。所作《步辇图》今存宋人摹本,另有《历代帝王图》存世。
长安道上
长安道上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ān dào shàng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g chéng gǎng shì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北部湾,南防铁路通此。1993年由防城各族自治县改设市。人口53.8万(1995年)。为广西西南部新兴的重要港口城市、中国西南地区出海口之一。特产桂皮、砂仁、八角茴香、珍珠。
隋文帝(541-604)
隋文帝(541-604)的同义词反义词
suí/duò wén dì (541-604)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后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公元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在位期间,继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编户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制。后被太子杨广(炀帝)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