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州
北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zhōu1.犹塞北。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 2.指北方幽并等州郡。 3.泛指北方地区。
十八省
十八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bā shěng1.清康熙时分长城以南行政区为十八省,即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后沿用为中国内地的代称。
南极洲
南极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 jí zhōu在地球最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大陆几乎全被冰层所覆盖,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最高的洲。气候酷寒。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并有极光出现。植物种类稀少。附近海域有企鹅、海象、海狮等动物。煤、石油、天然气、铀、铁等地下矿藏丰富。目前尚无定居的居民。十几个国家建有科学考察站。中国建有长城站和中山站。
口北
口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běi/bèi长城以北的地方,主要指张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也叫口外。
口里
口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kǒu lǐ1.长城以内的地方。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gū xié dìng1933年,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长城各口,并经冷口、滦东地区直逼天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今属天津)签订卖国的停战协定,将冀东地区划为非武装区域。这样,日军在察北、冀东地区可自由出入,以便利其控制华北。这一协定史称《塘沽协定》。
喜峯口
喜峯口的同义词反义词
xǐ fēng kǒu1.地名。在河北省迁西县。明代为蓟北重地,曾设兵驻守。向为长城内外交通要冲之一。原名喜逢口,相传古有久戍不归者,其父求之,喜逢于此,故名。明永乐间改今名。
塞北(sài-)
塞北(sài-)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i běi即塞外,长城以北地区:塞北江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塞垣
塞垣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i/sài/sè yuán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塞外(sài-)
塞外(sài-)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i/sài/sè wài (sài-)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塞外朔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