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调笑令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áo/diào xiào líng/lǐng/lìng1.词牌名。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单调。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起句二字重叠。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与词牌三十八字体相同﹐用在套曲中。
饭颗山
饭颗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kē shān1.相传是唐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白(李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骚体
骚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o/sǎo tǐ/tī/bèn亦称“楚辞体”。古代一种韵文体。属辞赋一类。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篇幅和字句都较长,句式灵活参差,较为自由,多六、七言,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善于抒情,富有浪漫气息。
七排
七排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pái/pǎi1.七言排律的省称。
卢思道(535-586)
卢思道(535-586)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sī/sāi dào (535-586)隋代诗人。字子行,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州)人。曾出仕北齐、北周。入隋后官至散骑侍郎。其诗长于七言,善于用典。有《从军行》等名篇。后人辑有《卢武阳集》。
唱春调
唱春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àng chūn diào1.民间曲调。也叫孟姜女调﹑四季调。常为十二叠,每月一叠,也可按四季分为四叠。每叠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均押平韵。清代流行至今。今被有些戏曲剧种﹑曲艺曲种收为曲牌。
四言诗
四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yán shī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始于春秋以前的《诗经》等。魏晋以后,五七言诗盛行,作四言诗者渐少。
宫词
宫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cí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人王建作有《宫词》百首,开创以“宫词”作诗题。唐、五代常有这类作品,历代创作《宫词》的诗人也很多。
帖子词
帖子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tiè/tiě/tiē zǐ cí1.宋代八节内宴时翰林院侍臣献给宫中的诗,粘贴于阁中门壁。大都为五七言绝句。宋欧阳修有《春帖子词》﹑《端午帖子词》。参阅清赵翼《陔馀丛考.帖子词》。
律格诗
律格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lǜ gé shī1.律诗和格诗的合称。中唐人分乐府歌行以外的诗为律诗和格诗两类,如白居易自己把《长庆集》以后写的绝句﹑五律﹑七律及排律等近体诗称为律诗,五﹑七言古体诗称为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