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匈奴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ōng nú古族名。又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时占据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西汉初攻扰汉朝北方。汉武帝时受汉军打击而转衰。宣帝时附汉。东汉初分裂,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于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南北朝时经民族融合而逐渐消失。北匈奴于汉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

南匈奴

南匈奴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xiōng nú1.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内部分裂为二,其一部南下附汉,被称为南匈奴。

卫拉特

卫拉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lā/lá tè1.清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卫拉特"乃蒙语音译,为部落之意。元代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曰厄鲁特,也称额尔特﹑卫拉特。后分裂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卵裂

卵裂的同义词反义词
luǎn liè/liě1. 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其形成的细胞叫卵裂球。

合散

合散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sàn/sǎn1.聚合消散;聚集分离。 2.统一与分裂。

圮裂

圮裂的同义词反义词
pǐ liè/liě1.破碎;分裂。

基督教

基督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dū jiào/jiāo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一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又陆续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的教派,合称新教。我国所称基督教,多指新教。

夜光虫

夜光虫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 guāng chóng1. 原生动物,身体微小,红色,透明,呈球状,有一根单鞭毛。浮游在海洋上,能放磷光,大量出现时使海水变成红色。用分裂、出芽等方式繁殖。

姐妹核

姐妹核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ě mèi hé/hú1. 由一个核分裂产生的两个核中的一个。

孚甲

孚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jiǎ1.指草木种子分裂发芽。引申为萌发,萌生。孚,通"莩",叶里白皮。甲,草木初生时所带种子的皮壳。
678910 共16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