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dēng tài shān jì散文篇名。清代姚鼐作。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白行简(776-826)
白行简(776-826)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xíng jiǎn唐代文学家。字知退,下封(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主客员外郎、膳部郎中。以写作传奇著称,有《李娃传》等名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xuě gē sòng wǔ pàn guān guī jīng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红纱灯
红纱灯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shā dēng诗集。冯乃超作。1928年出版。收诗四十三首。诗作明显地受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多表现朦胧的情爱和青春的哀怨,感伤色彩浓厚,形象新奇。其中名篇有《消沉的古伽蓝》、《酒歌》、《残烛》等。
聂夷中(837-?)
聂夷中(837-?)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è yí zhōng (837-?)唐代诗人。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一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咸通年间进士。任华阴县尉。其诗多讽谕时世、关心民生之作。有《伤田家》等名篇。
苏洵(1009-1066)
苏洵(1009-1066)的同义词反义词
sū/sù xún (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多为政论文,有《六国论》等名篇。有《嘉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wū wéi/wèi qiū fēng suǒ pò gē诗篇名。唐代杜甫作。作者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住茅屋曾被秋风刮破,并受夜雨侵扰。本诗描写了这段经历,由此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kē cì/cī qín wáng①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②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西洲曲
西洲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zhōu qū/qǔ1.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无名氏作。因首句有"忆梅下西洲"﹐故名。内容抒写少女对久别的情人的怀念﹐是南朝乐府中的名篇。
谢灵运(385-433)
谢灵运(385-433)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è líng yùn (385-433)南朝宋诗人。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入宋,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后被杀。诗作多写山水名胜,开创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流派。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名篇。明人辑有《谢康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