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1621-1696)

施琅(1621-1696)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láng (1621-1696)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海侯。

李思训(651-716)

李思训(651-71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ī/sāi xùn (651-716)唐代画家。字建,唐宗室。封彭国公,官至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大李将军”。善画山水,以色彩表现为主,师承隋代展子虔而有所发展,形成华丽工致、富有装饰美的金碧山水画风格,后人推之为山水画北宗之祖。

李轻车

李轻车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qīng chē/jú1.指李广从弟李蔡。因其勇武善战,曾为轻车将军,故称。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吟》:"始随张校尉,占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寒垣。"后亦以美称戍边大将。

杖节把钺

杖节把钺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g jié bǎ yuè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杜荆州

杜荆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jīng zhōu1.晋杜预曾官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故称。

燎灶

燎灶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áo/liǎo zào1.汉光武帝刘秀为破虏大将军时,曾率部自蓟驰往饶阳,饥寒疲乏,及至南宫,遇大风雨,乃避之道旁空舍,冯异抱薪,邓禹生火,刘秀自"对灶燎衣"。见《后汉书.冯异传》。后遂以"燎灶"为帝王困难时臣子效忠之典故。

班固(32-92)

班固(32-92)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 gù (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石勒(274-333)

石勒(274-333)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lè/lēi (274-333)十六国时后赵的建立者。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年青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因而聚众起义。后投靠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上层,发展成割据势力。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329年初灭前赵,取得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称帝。

聂隐娘

聂隐娘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è yǐn/yìn niáng1.唐传奇中的女侠。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为一老尼窃去﹐授以剑术﹐刺人百发百中而人不觉。既成还家﹐嫁磨镜少年。元和间﹐魏博令隐娘夫妻往许﹐刺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刘侦知﹐遣人迎候﹐以诚相感﹐留于左右。隐娘为刘杀魏博刺客精精儿﹐智拒妙手空空儿。后隐去。见《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唐裴铏《传奇.聂隐娘》。

背嵬

背嵬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wéi1.亦作"背峞"。古代大将的亲随军。 2.盾牌之一种。
678910 共19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