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阁
组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zǔ gé1.组织内阁。由内阁总理(或首相)和若干阁员组成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2.泛指组织领导班子。
聂荣臻(1899-1992)
聂荣臻(1899-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è róng zhēn (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江津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和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更多
董必武(1886-1975)
董必武(1886-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dǒng bì wǔ (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更多
译署
译署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 shǔ1.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赵紫阳(1919- )
赵紫阳(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zǐ yáng (1919- )河南滑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滑县县委书记、南阳地委书记。建国后,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书记、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89年4月对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采取纵容和支持的态度,助长了动乱的发展。6月被撤销职务。
陆徵祥(1871-1949)
陆徵祥(1871-1949)的同义词反义词
lù zhēng xiáng (1871-1949)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曾任驻荷兰和驻俄国公使。民国成立后,任国务总理、外交总长。1915年在袁世凯指使下,与曹汝霖同日本公使会谈,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9年出任巴黎和会中国首席代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拒签对德和约,不久辞职。
陈云(1905-1995)
陈云(1905-1995)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ún (1905-199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原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建国......更多
陈永贵(1914-1986)
陈永贵(1914-1986)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yǒng guì (1914-1986)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山西昔阳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1967年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马厂誓师
马厂誓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chǎng/ān/hàn shì shī1917年6月,在国务总理段祺瑞暗中支持下,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驱走总统黎元洪,拥废帝溥仪复辟。7月,段祺瑞又借口反对复辟,组成“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在天津附近马厂誓师讨张,进军北京赶走张勋后,拥冯国璋为大总统,自己复任总理。
魏玛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mǎ gòng/gōng hé/hè/huó/huò/hú guó德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夺取政权,宣布实行共和。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制宪会议,建立以艾伯特为总统、谢德曼为总理的共和国政府。7月通过宪法,史称《魏玛宪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停止实施《魏玛宪法》,魏玛共和国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