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擐甲胄

躬擐甲胄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huàn jiǎ zhòu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镈师

镈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shī1.周代官名。掌击鼓以指挥钟镈的敲击。

风向袋

风向袋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g xiàng dài常设在机场的指示风向和大致表示风速的装置。为悬于一定高度杆顶的圆锥形布袋。有风时风吹进袋口,使锥底指示风的去向;布袋的倾角愈小,表示风速愈大。袋上有红白相间的条纹,便于空中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了解风向和风速。

鼓点

鼓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diǎn(~儿)①打鼓时的音响节奏。②戏曲中的鼓板的节奏,用来指挥其他乐器。‖也说鼓点子。

丁汝昌(1836-1895)

丁汝昌(1836-1895)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rǔ chāng (1836-1895)清末海军将领。安徽庐江人。曾任湘军将领。后奉命赴英国购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编成后,任海军提督。中日黄海海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军围攻威海卫军港时,他拒绝投降,服毒自杀。

三司

三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sī各代所指不同。①东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统管国家财政,后废。④金代称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后废。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上海战役

上海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hǎi zhàn yì1949年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国民党军约二十万人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顽抗。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于5月12日发起上海战役。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国民党军十五万余人。上海的解放和比较完整的接管,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两栖作战舰艇

两栖作战舰艇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qī/xī zuò zhàn jiàn tǐng“登陆作战舰艇”的统称。包括登陆舰、登陆艇、武装运输舰、两栖攻击舰、两栖火力支援舰、两栖船坞运输舰等。主要任务是运送登陆兵、武器装备、战斗车辆和物资,实施登陆作战指挥和火力支援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ōnɡ nónɡ hónɡ jūn dì èr fānɡ miàn jūn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7月始先后由红军第二、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组成。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曾在湘鄂川黔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11月开始长征。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ōnɡ nónɡ hónɡ jūn dì sì fānɡ miàn jūn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1年11月由红军第四、二十五军组成。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曾先后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5月开始长征。其间曾粉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阴谋。次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
678910 共3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