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ī lā/lá fū/fú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更多
卡塔尔
卡塔尔的同义词反义词
qiǎ/kǎ tǎ ěr西亚国家。在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59.3万(1994年)。首都多哈。石油生产和出口为经济支柱。
印度洋
印度洋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yáng世界第三大洋。在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面积约749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897米。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为突出,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最早的海运中心,目前仍是贯通亚洲、非洲、大洋洲的交通要道。
土木八
土木八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mù bā1.元代音译词。羊尾巴。来自波斯语domb,dombāl(尾部)或donbālche(羊尾)。用作骂人的话。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qín jǐng jiào liú xíng zhōng guó bēi1.唐代基督教碑刻。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景净撰﹐吕秀岩书﹐概述大秦景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巴林
巴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lín西亚国家。波斯湾西南部岛国。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6.8万(1994年)。首都麦纳麦。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开采是经济命脉。有大炼油厂。波斯湾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bō zhàn zhēng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希腊各城邦反对波斯帝国侵略和统治的战争。前492年开始,波斯军先后发动三次进攻,均被希腊军队击退。前479年后,雅典领导希腊各城邦建立海上同盟(提洛同盟),转入攻势,[kg*2]取得战争的胜利[dk][kg*2]。前449年希、波双方签订条约,波斯放弃了对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西部希腊城邦的统治权。
押不芦
押不芦的同义词反义词
yā bù lú1.亦称"押不卢"。 2.来自阿拉伯语yabruh或abruh(波斯语jabrūh),草名。产西方。有毒。具有催眠麻醉作用。传说能起死回生。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zhàn tíng dì guó即“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所以又称“拜占庭帝国”。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曾一度收复意大利。在东方与波斯萨桑王朝长期作战。7世纪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领地为阿拉伯人征服。1204年君士坦丁堡一度为十字军所陷。1261年灭拉丁帝国后复国,但势力大为削弱。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dī/dǐ luò tóng/tòng méng古希腊以雅典为首的部分城邦结成的同盟。于公元前478年建立。希波战争中,在击败波斯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后来逐渐变成雅典称霸希腊的工具,引起同盟内部分裂。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同盟被斯巴达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