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庐
穷庐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óng lú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 2.贫贱者居住的屋。
穹庐
穹庐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óng lú1.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2.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索马里人
索马里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suǒ mǎ lǐ rén索马里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吉布提等国。约684万人(1985年)。讲索马里语。多信伊斯兰教,但仍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畜牧业、游牧业和农业,部分从事渔业。
袁纥
袁纥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hé/gē1.我国古代部族名。北魏时游牧于今鄂尔浑河流域,为回纥的祖先。
骚奴
骚奴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o/sǎo nú1.旧时对北方游牧民的蔑称。
鲜卑
鲜卑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xiǎn bēi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春秋时游牧于蒙古草原东部。汉初,居于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因以为名。东汉时北匈奴西迁,遂进入匈奴故地,势力渐盛。东汉中后期曾建立军事行政联合体,后瓦解,一部分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多部鲜卑族人在今华北和西北建立政权。内迁鲜卑族人多转营农业,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齐桓公(?-前643)
齐桓公(?-前643)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huán gōng (?-qián 643)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从莒(今山东莒县)回国取得政权。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团结诸侯国,打退外族游牧部落的侵袭,扩大齐国的势力范围。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诸侯会议,订立盟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行国
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xíng/háng guó1.周游于国中。 2.游牧的国家。
那可儿
那可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nǎ/nèi/nā kě/kè ér/er1.蒙古语的音译。蒙古汗国和元朝时,贵族领主'那颜'的亲兵和伴当主要用来镇压游牧民,参加那颜夺取牧场﹑牲畜和奴隶的战争。